• 全省要闻|
  • 州市新闻|
  • 市县热点|
  • 教科文卫|
  • 法制前沿|
  • 本网原创|
  • 聚焦三农
  • 公益慈善|
  • 旅游指南|
  • 陇上骄子|
  • 魅力乡村|
  • 农科讲坛|
  • 西固文化馆|
  • 直播窗口
  • 聚焦三农
    当前位置:中国报道新闻网魅力甘肃 > 聚焦三农 >
  • 庄浪:“农”墨重彩“慧”就乡村振兴新画卷

    发布时间:2024-10-24 15:40:15来源:庄浪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:李娜

         360亩大棚,日常施肥、灌溉、控温、控湿等田间管理只需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,一个人就可以在线24小时进行检测管理。近期,投资1.04亿元的庄浪县良邑镇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正式投产。该项目的投产,为设施农业智能化提供了示范引领作用,带动了全县蔬菜生产的科技化水平、智能化水平和规模化水平。

         走进新建成的智能温室大棚,一排排嫩绿的幼苗整齐排列,工人们正忙着给蔬菜搭架施肥,大棚里的智能化数显设备上显示着棚里的温度、湿度等精准数据、到处一幅绿意盎然,生机勃勃的生产景象。大棚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、喷淋滴灌、内外遮阳等现代装备,实现了科技与农业的完美结合,生产过程中,可实现节水70%以上,节肥50%以上,水肥料利用率比传统农业能提高20%到30%左右。

         “这个系统是水肥一体机,电脑控制、手机app都可以控制它,水的流量是每小时20立方米,这个水的流量是平均的,对生长蔬菜有增产作用,施肥也比较平均。放风机控制好温度,根据蔬菜的生长温度24度到28度之间,它就自动关闭。”良邑镇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负责人李英涛说。

         物联网技术将每个大棚紧密相连,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网络。传感器和监控系统如同农业生产的“触角”,实时收集棚内的各种环境数据,并实时传输到园区的大数据中心,为种植者提供科学、精准的管理方案。通过物联网和信息新技术的运用,庄浪的农业生产正在向智能化、高效化的方向迈进。

         “良邑镇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,是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由山东寿光中天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。目前,全面完成建设玻璃温室一栋2176平方米,三拱三膜连栋温室1栋4224平方米、日光温室15栋33000平方米。配套建成大数据处理中心、办公用房、尾菜处理中心、农机具停放区等附属设施。目前已全面完成蔬菜种植。”庄浪县良邑镇党委副书记刘向阳说。

         产业兴,则乡村兴。智慧产业园激活了良邑镇产业发展的新动能,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。无论是田间地头的农民、农业企业还是政府部门、科研机构,每个人都在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在这里,科技创新带动的活力随处可见,现代农业的发展生机勃勃。

         “今年建棚(以来),从开春以来到现在,我一直在这儿干活。从土建到钢架到温棚栽菜,所有的活一直在这里干。我们何川村、郭魏村也有几十个人在这里干活,现在可能用人量就更大了,马上有栽菜苗这一类的活儿。”庄浪县良邑镇何川村五社村民何红利说。

         从做“体力活”到干“技术活”,从收成“看天”到增收“靠技”。无论是春播夏管,还是秋收冬藏,庄浪县在农业生产中不断注入“智慧因子”,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,降低了人力成本,实现了对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作物生长环境的精细化调控。如今,一幅智慧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庄浪大地徐徐展开。

         “这个项目采取‘党支部+企业+村集体+合作社+农户’的发展模式,实现村集体、群众、企业三方共赢。年生产果蔬达到4500吨,实现销售收入1350万元,吸纳附近何川、郭魏等村的劳动力300多人次,年劳务收入达到600多万元。”庄浪县良邑镇党委副书记刘向阳说。

    来源:庄浪县融媒体中心  看庄浪·庄浪融媒记者 杨璇 赵军宝

  • 关于我们
  • 理事单位
  • 广告代理
  • 战略合作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版权声明
  • 公告公示
  • 全省要闻
  • 州市新闻
  • 市县热点
  • 教科文卫
  • 法制前沿
  • 本网原创
  • 聚焦三农
  • 陇上骄子
  • 魅力乡村
  • 版权所有
  • 中国报道新闻社
  • 电子邮件:zgbdxws@126.com
  • 监督电话: 010-52872529
  • 法律专职律师:覃健
  • 主编:李欢
  •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:京ICP备15044995号
  • 公安部:京公安网安备:11011202001965号
  • 技术支持:兰州东方商易